【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无宗派运动(Ris med)
十九世纪后半叶,兴起于西藏的教义研究运动。又译利梅运动。所谓无宗派(又称无偏见、利梅),如依字面上的意义,“Ris med”指排斥宗派方面的偏见,而标榜各宗兼学;但是此一运动,同时也在对抗当时掌握支配权的格鲁派。而思想上的动机则是根据宁玛派的如来藏思想,以图复兴非格鲁派的教理。此运动的代表者有宁玛派的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ongpo;1820~1892)、弥巴姆扬楚(Mi pham rgya mtsho;1846~1912),噶玛派的蒋贡康楚(一译姜贡康着,Koṅ sp rul Yon tan rgya mtsho blo grosmthaḥ yas;1813~1899)等人。
◎附︰姜贡康着着‧郑振煌译《了义炬》〈绪论〉
姜贡康着和西康的(Khampa)学者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ongpo;1820~1892)合作,共同发起“不偏见”或称“利梅”(Rimay或Ris-med)运动,这种运动的先驱可以追溯到第十四世纪。这个宗教和文化的复兴运动,其出现有一部份应归因于几世纪以来,西藏闭锁式教派影响力的日渐衰微。其信徒并不放弃在自己本来的教派或修学重点,而是认为所有教派的喇嘛和教义都同样有价值,因此也就随意研究不同的教理,从事不同的修行。不偏见运动吸引了很多的著名学者,他们的著作都具权威性,至今仍为许多西藏上师,尤其是宁玛和噶举两派的上师所使用。
关于“利梅运动”的真正精神,姜贡康着仁波切尊者曾有明确指示,以纠正一般人对利梅运动的误解,而混杂各宗派的法本仪轨。美其名为“利梅”不分宗派的修行者,结果不仅自己一生修行不能成就,也误解了利梅运动的精神。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信徒并不放弃自己的本来教派或修学重点,而只是认为各教派的教义在本质上皆有相同的价值。”因此,对各宗派皆应尊重,皆可参学。但修行道路必须依照一个传承的系统,才不会紊乱,等到我们能够修到明白悟证佛法本质的那一天,自然就会明白各宗派在佛法的本质上是完全相同,各宗派所不同者只是重点和善巧方便的道路不同而已。正如古人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如果误认为利梅运动是可以随便改变自己所修行的道路,今天走这条路,隔几天又走另一条路,这样东跑西跳,结果一定有迷失的危险,姜贡仁波切尊者是利梅运动创始人之一,相信他的忠告一定是权威性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