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无所有处天(梵ākiñcanyāyatana,巴ākiñcañ-nāyatana,藏ci yaṅ med do sñam-nas ci-yaṅmed paḥi skye mehed)


  无色界之第三天。别称不用处天。系由厌弃空无边处的虚空无边,与识无边处的三世流动无涯际,故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此天之果报。此天一如其定,怡然寂静,不起诸相。《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解释此天得名之由来,云(大正27‧433b)︰
  “问︰此何故名无所有处?答︰此中无我、无我所故。问︰一切地中无我、我所,何独此名无所有处?答︰无有余地能令我执及我所执,羸劣穿薄势力减少如此地者,故此独名无所有处。”
  依《长阿含经》卷二十,此天之寿量,长四万二千劫。另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载,此天可分上中下三品,下品寿量长五万大劫,中品长五万五千大劫,上品长六万大劫,而《大毗婆沙论》则谓其寿量长六万劫。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品类足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七、卷一八五;《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