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无行


  唐代入竺僧。荆州(湖北)江陵人。梵名为般若提婆(Prajñādeva,译作慧天)。二十岁时,已涉百氏、三经,后师事吉藏之高足大福田寺慧英,修习定慧,受具之后,更隐于幽岩诵《法华》妙典。后立志参访名师开启定门,遂游九江、衡岳、金陵、嵩岳、少室山等地。又究道宣之法,听新旧经论。后与智弘为伴,赴印度求法。首先到室利佛逝,受到该国国王的尊敬,再经末罗瑜、羯荼、那伽钵亶那到师子州礼佛牙,停留东天竺诃利鸡罗一年,入那烂陀寺,学瑜伽、中观、俱舍及律典,更就羝罗荼寺的法匠习陈那和法称的论典。并在余暇将说一切有部律中叙述“如来涅槃”处之章句译为汉文,略为三卷,送归唐朝。又尝与义净共游灵鹫山。唐‧垂拱元年(685)义净回国之际,师自那烂陀寺相送至东方六驿而别。其后事迹不详。
  《开元释教录》卷九〈善无畏译经〉条云(大正55‧572a)︰
  “曩时,沙门无行西游天竺,学毕言归回,至北天不幸而卒,所将梵本有敕迎归,比在西京华严寺收掌。无畏与沙门一行,于彼简得数本梵经并总持妙门先未曾译,至十二年随驾入洛,于大福先寺安置,遂为沙门一行译大毗卢遮那经。”
  由此可知,现存汉译《大日经》是翻译无行在印度所收集的梵本而来的。
  [参考资料]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卷下;《释氏六帖》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