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日中(梵madhyāhna,藏ñi-maḥi guṅ)


  六时之一。又作日正中。即日正当中之时,指正午十二时。《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云(大正3‧646c)︰“至第四夜,大梵天王来下听法,放大光明如日正中。”由于日中是取用斋食之时,故或别称食时,如《阿弥陀经》云(大正12‧347a)︰“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此外,善导《往生礼赞偈》谓,日中之时,依《观经》十六观行二十拜,且诵日中偈,偈文云(大正47‧441a)︰“人生不精进,喻若树无根。采华置日中,能得几时鲜。人命亦如是,无常须臾间。劝诸行道众,勤修乃至真。”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入道品);《中阿含经》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窥基《阿弥陀经疏》;《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中;《黑谷上人语录录》卷三;《祖门旧事记》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