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日称


  北宋译经僧。中印度人。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抵达汴京,奉敕从事译经。至和三年(1056),参与法护的译场,合译《大乘集菩萨学论》。嘉祐三年(1058)法护示寂,师续译完全文。嘉祐八年译《十不善业道经》一卷。英宗治平元年(1064)译《诸法集要经》十卷。此外又译《父子合集经》二十卷、《福盖正行集经》十二卷、《事师法五十颂》一卷、《尼乾子问无我义经》一卷、《六趣轮回经》一卷,共计七部四十六卷。师曾任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不久改叙大卿,赐号“宣梵大师”。寂年、享寿皆不详,或说示寂于元丰七年(1084)。
  [参考资料] 《删补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四、卷六~卷八;《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四、卷九、卷十;《元亨释书》卷十六;《佛教史杂考》(《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