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日莲门下六老僧


  指日本日莲宗创教者日莲的六位上首弟子。略称六老僧。是日莲生前或逝世后,日莲宗的六位重要护持者与弘扬者。兹略介如次︰
  (1)日昭(1221~1323)
  号常不轻院,称大和阿阇梨或弁阿阇梨。俗姓印东,字成弁,下总国(千叶县)人。十五岁时在当地的天台宗寺院出家,后入睿山兼学显密。因慕日莲之名,于建长五年(1253)至镰仓皈依日莲。此后,于日莲流浪四方时,代之教化门徒,统率教团,极受日莲信赖,向以弁殿或滨殿称之。后获选为六老僧之上首,与日朗等轮番守护身延山之祖庙。弘安七年(1284),返镰仓滨土建法华寺,致力弘法。日莲殁后,教团因受幕府及其他宗派的压制,几致崩溃;幸赖日昭与日朗合力突破难关,始能维系教团的命脉。元亨三年三月示寂于滨土,享年一0三。其法系称为日昭门流或滨门流。
  (2)日朗(1243~1320)
  字大国,号正法院筑后房。下总国人,平贺有国之子。十岁时入日莲之门,十六岁剃度出家,最得日莲欢心,常随侍在侧。小松原法难、龙口法难时,皆与日莲共患难。其后日莲被流放佐渡时,曾数度前往探访;并于日莲获赦返镰仓时,远至佐渡相迎。有“随侍第一”之称。
  日莲入身延山时,师奉命于镰仓弘法,后乃创建妙本寺为弘法据点。日莲于临终时授他三种珍宝,即释迦立像、《立正安国论》、赦免状。日莲示寂后,应请兼任本门寺之开山,乃戮力扩大弘法范围。并与日昭共同尽力护持教团使其运作不辍,且大力培育弟子。其门下人才辈出,如日像等九人有“九老僧”(朗门九凤)之称。元应二年示寂,享年七十八。著有《本迹见闻》一卷、《如天甘露抄》一卷。
  (3)日兴(1246~1333)
  日本日莲正宗创始人。姓橘氏(或说纪氏、大井氏),字白莲,号伯耆阿阇梨。甲斐(山梨县)人。八岁依骏河(静冈县)实相寺严誉出家。正元元年(1259),结识至实相寺阅藏的日莲,乃师事之。其后,日莲流放伊豆(静冈县)、佐渡(新潟县)时,均随侍在侧。弘安元年(1278),日莲于身延山讲授《法华经》时,师笔录其内容,完成《御义口传》二卷。后奉日莲之命,于富士郡传道。当时改宗归信者为数甚多,以致引起热原法难。
  弘安五年(1282)被选为六老僧之一。不久日莲圆寂,乃与师兄弟奉遗骨回身延。翌年,六老僧轮番守塔。其后,与檀越波木井实长因信仰问题而对立,又与其他五老僧不和,遂于正应元年(1288),率领门徒离开身延山。
  正应三年(1290),应南条时光之请而开创大石寺。永仁六年(1298),又于重须创建本门寺,致力于培育弟子。正庆二年二月圆寂,年八十八。门弟中人才辈出,其法脉被称为兴门派、富士门流或胜劣派。近世之日莲正宗即以日兴为开祖。著有《安国论问答》《五重圆记》《宗祖御迁化记录》等。
  (4)日向(1253~1314)
  号安立院,称佐渡阿阇梨、民部阿阇梨。安房国(千叶县)男金人。原出家于比睿山,后遵父命改礼日莲为师,为弟子中论义第一者。弘安二年(1279)加岛法难之后,奉师命弘法布教于骏河(静冈县)泷泉寺。日莲示寂后,与六老僧之其余成员共奉日莲遗命,轮番守塔。又应请担任上总国(千叶县)藻原妙光寺(今名藻原寺)开山。正应元年(1288),护持日莲的大檀越波木井实长废止身延山的祖庙轮守制,改由日向任身延山二世,稳固该山的基础。后遴选日进继任其职,而退居上总国阪本法华谷。正和三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二。著有《高祖大圣人御讲闻书》一卷(日莲述,日向记)、《金刚集》十卷、《高祖一期行状日记》一卷等。其法脉为身延门流、日向门流。
  (5)日顶(1252~1317)
  号本国院,称伊予阿阇梨。骏河国(静冈县)重须人,后为富木胤继(日常)的养子。幼年出家于天台宗弘法寺。文永四年(1267)改礼日莲为师,遂名日顶。与日朗、日向随侍日莲。尝以弘法寺为中心,在下总一带弘法,并扩张教势。弘安五年(1282 )于日莲临终之际被选为六老僧之一。次年轮守身延山祖塔,后返弘法寺布教。
  弘安七年(1284),法华经寺举行日莲三周年忌辰法会,师因故迟到,致遭养父罢废,虽有日昭、日朗为其说项,仍未获平反,终由日杨继任住持。乾元元年(1302)返回故乡重须,途中不知所终;或说于文保元年(1317)三月示寂于重须。年六十六。著有《本尊抄得意抄》一卷等。
  (6)日持(1250~?)
  号本应院,称莲华阿阇梨或甲斐公。骏河国(静冈县)庵原郡松野人,松野六郎左卫门之子。原为天台宗僧,后于文永七年(1270)皈依日莲,改名日持。弘安五年(1282),被选为六老僧之一。奉日莲遗命,轮流守护身延山的日莲墓塔。同年应俗兄六郎左卫门尉之请,返乡任莲永寺开山。
  正应元年(1288)日莲七周年忌辰时,为作祖像安置于池上本门寺;永仁二年(1294)在松野举行日莲十三周年忌辰法会。翌年正月将后事托付日教,从此踏上海外布教之旅。据说曾由奥州入北海道,并由该地渡海前往中国大陆,其后行踪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