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昌珠寺


  西藏寺院。位于拉萨市东南乃东县雅隆河东岸,隔岸与赞塘寺遥相对峙。昌珠,藏语即“鹏”与“龙”之意。相传始建于唐代(七世纪),即吐蕃王松赞干布时代。传说当时此地为一湖,内藏毒龙,松赞干布欲泄水筑城,乃以大鹏降龙,七日水干,筑基建寺,以压邪魔云云。
  寺内主体建筑为措钦大殿,由殿前廊院、大殿、围廊三部分组成。大殿底层的布局和形式,与拉萨大昭寺大殿相仿。原本寺内悬有吊钟一口,内外两层均镌有藏文铭文,系八世纪末叶,汉僧任清(大宝)监造而成。寺内原有大量唐代遗物;殿内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塑像及铜铸三世佛。围廊绘有多幅壁画。据传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寺周繁茂的柳林,传说为公主所植。
  十八世纪初叶,蒙古准噶尔部入侵西藏,寺院遭焚毁,后经重修复原。今寺院大殿残损,钟、塑像亦不存。寺内现在尚有印度窣堵波式塔两座,北塔为七世纪松赞干布所建,南塔系后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