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昙迁(542~607)
隋代摄论宗僧。博陵(河北)饶阳人,俗姓王。年十三,父母嘉其远悟,令从舅父权会习六经。二十一岁,从定州贾和寺昙静出家。初学《胜鬘经》,受具足戒后,随昙静登五台山,感见神异。其后,返回邺都,从昙遵广习大乘。后以厌弃世事,隐栖于林虑山,钻研《华严经》《维摩经》《大乘起信论》诸经论。北周武帝废佛之际,南下避难,住建康道场寺。后读真谛译《摄大乘论》,深有所感,乃决意弘演此论。及隋定天下,佛教再兴,师乃返回北地,入彭城慕圣寺讲说《摄大乘论》《楞伽经》等书。自此,摄论宗乃弘扬于北方。开皇七年(587),奉诏住长安大兴善寺,敷扬摄论,深受道俗尊崇。时,净影寺慧远亦列其席。其后,文帝从其议,敕诏全国各州建宝塔、立寺。大业三年,示寂于禅定寺,世寿六十六。门下有净业、道哲、静琳、玄琬、道英、明驭、静凝等人。师著有《摄论疏》十卷,及《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唯识论》《如实论》等书之注疏。此外,又撰有《九识章》《四明章》《华严明难品玄解》等书,然今皆已佚失。
[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十二、卷十八、卷二十、卷二十二、卷二十五、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