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昭明太子(501~531)
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讳统,字德施。谥号“昭明”,后人遂称之为昭明太子。资性聪睿,二岁即立为皇太子,三岁读《孝经》《论语》,五岁遍诵五经。及长,奉诏省万机。明于庶事,纤毫必晓。百司所奏,辨析可否,若有过失,徐令改正,未尝纠弹一人。平断法狱,所宥者多,天下皆称其仁。与父武帝均笃信佛教,遍览众经,深究教旨,尤精二谛义、法身义,尝于宫内建慧义殿为法集场所,并与光宅寺法云、庄严寺僧旻等当代高僧往来密切。
大通三年三月得疾,四月薨。生平为人孝敬笃实,博学宏才,亦赏爱才学之士,藏书达三万卷,为晋宋以来之盛事。其著述除《广弘明集》卷二十一所收载之《解二谛义》《解法身义》《谢勒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谢勒赉制旨大集经讲疏》等作品之外,另有《文选》三十卷、《文集》二十卷、《英华集》二十卷、《古今典诰文言》十卷等。此外,将《金刚经》分为〈法会因由分〉至〈应化非真分〉之三十二段落,相传即为昭明太子所创始。
[参考资料]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佛祖统纪》卷三十七;《佛祖历代通载》卷九;《居士传》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