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普寂(651~739)
唐代中期禅僧。蒲州河东(山西永济)人,一说长乐信都(河北省)人。俗姓冯。世称华严和尚、华严尊者。初从大梁璧上人学《法华经》《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等。三十八岁,依洛阳端和上受具足戒,复从南泉弘景习律。其后,转往嵩山嵩岳寺修行,并讲说《华严经》。后访荆州(湖北省)玉泉寺大通神秀,从习《思益经》《楞伽经》等书,并嗣其法。其后,历住敬爱寺、兴唐寺等,弘扬禅风,深受皇室器重,曾任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开元二十七年,示寂于兴唐寺,世寿八十九。谥号“大照禅师”。塔于嵩岳,李邕为撰〈大照禅师塔铭〉。
[参考资料] 《全唐文》卷二六二〈大照禅师塔铭〉;《宋高僧传》卷九;《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十六;《景德传灯录》卷四;《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