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普救寺


  位于山西永济县西北十二公里土岗上。寺址高耸,松柏满垣,西临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寺创建于唐‧武则天时期(684~704)。原名西永清院,相传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刘知远派郭威率兵讨伐,久攻不破,百姓苦不堪言。郭威乃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即折箭立誓。翌日城乃破,满城百姓得救。寺遂改名普救寺。
  宋、元两代,寺仍兴盛,明代地震后重建。寺分三路,中路有三大士洞、天王殿、钟鼓二楼、大佛殿等。东路为经院、僧舍、厩厨。西路有塔院、西厢书斋、方丈院。最后为别墅花园,相传为唐‧崔相国所建。即《西厢记》中老夫人与莺莺所居之处。西元1920年寺毁于火,仅留基址及寺前石坊、三大士洞、舍利塔等处。其中,舍利塔为唐制砖塔,因《西厢记》故事流传,后人怀念莺莺,特更名为莺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