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智严
(一)(350~427)东晋译经僧。西凉州(甘肃)人。弱冠出家,以精勤著称。后为博访名师,广求经法,乃周游西域,至罽宾,就摩天陀罗精舍的佛驮先(佛大先)学禅法。居三年,颇受器重。后请佛驮跋陀罗共同东归,住长安大寺。未几,跋陀罗为鸠摩罗什之徒所摈,严亦出关,止于山东精舍。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应始兴王恢之请,到建康,止于始兴寺,又迁住枳园寺。宋‧元嘉四年(427),与宝云共译《普曜经》《广博严净经》《四天王经》等。此外又译出《无尽意菩萨经》等,据说合有十四部三十六卷。其后,再取海路至印度,归途中寂于罽宾,时年七十八。
(二)于阗国人。生卒年不详。姓郁特,初名乐。幼时至中国当人质,夙受荣禄,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资性淳质贞信,以在异国极享荣宠,欲出家报皇恩,乃奏请舍宅建寺,并于景龙元年(707)出家。至终南山至相寺,虚心静虑,宴坐经行,又常在石鳖谷修头陀行。后与一行就善无畏受法,学梵语,禀承宝积之真诠、如来之秘偈等。开元九年(721),奉勒于石鳖谷阿练若及奉恩寺参与译经。所译经典,有《说妙法决定业障经》《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等,凡四部六卷,并有“尊胜陀罗尼咒”、“法华经药王菩萨咒”等七首。
[参考资料] (一)《梁高僧传》卷三;《历代三宝纪》卷十;《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五;《大唐内典录》卷二、卷四。(二)《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卷九;《大日经义释》序;《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