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智光(2)


  (一)(?~1435)明代僧。山东武定人。俗姓王,字无隐。出家后,居燕京法云寺,研核内外典籍。元‧至正年间(1341~1367)印度僧具生吉祥(Sahajaśrī)至寺,师为其入室弟子。明‧洪武七年(1374),应太祖之请,与具生吉祥共入金陵,汉译吉祥携来之菩萨戒,为众所推崇。十七年,与其徒惠便出使西域,谒麻曷菩提(Mahābodhi)上师,传金刚鬘坛场四十二会。二十年归朝。永乐元年(1403),更奉成祖之命,赴西藏迎请大宝法王(却贝桑布,Chos-dpal-bzaṅ-po)。三年,擢任僧录左阐教,赐国师号。四年,受封为“圆融妙慧净觉弘济补国光范演教灌顶广善大师”,受赐金印、冠服等。洪熙元年(1425),住金陵能仁寺。宣德元年(1426),加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十年六月十三日示寂。所译经典除上述外,尚有《心经》《八支了义真实名经》《仁王护国经》《大白伞盖经》等书。
  (二)(1889~1963)江苏泰县人。俗姓孙,字文觉。十三岁依宏开寺玉成出家,法名弥生,号以心。十七岁从宝华山皓月受具戒。1914年,进入上海华严大学,亲近月霞,后因得月霞器重,随侍各处讲经。1921年,掩关泰州北山寺,专究华严。历二年后,应焦山定慧寺聘为监院,并受记□。未几继任定慧寺住持,致力于丛林制度之改革、焦山佛学院之创设、弘法人材之培养。曾二度赴港讲经,开香港佛教之新风气。1949年抵台湾,1952年弟子南亭创华严莲社,迎请长期供养。其后,历讲大乘诸经,主持华严月会,领众共修。又发起华严供会,募集奖学金,鼓励弟子升学。1963年春示寂,世寿七十五,法腊四十一。
  [参考资料] (一)《明史》卷二九九〈刘渊然列传〉;《明纯》卷八;《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新续高僧传》卷二。(二)《智光老和尚纪念集》;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