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智周(668~723)


  唐代僧。俗姓徐,濮阳人,十九岁受戒,二十三岁入慧沼门下,得慈恩宗嫡传。学成后,行化诸郡。但据唐‧昙旷《入道次第开决》说,他未尝至长安,而声闻遐被。在玄奘门下的慈恩、西明两系的论争中,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等书,驳破圆揖异说,而阐发了窥基所传的微言奥义。智周即继承慧沼的事业,继续著述。专宏基师一系之说。他于开元十一年(723)去世,年五十六岁。其后,慈恩宗势骤衰,著述亦渐次零落,惟新罗与日本学僧智凤、智鸾、智雄、玄昉先后入唐从智周受学,玄昉留学时间最久(716~735),他们返日后,即建立了法相宗,为慈恩一系的海外传承。奘门诸师重要著述亦赖以流传不绝。
  智周的著作,据《东域传灯目录》所载有十三种,现存十种︰
  (1)《法华玄赞摄释》四卷,是对窥基《法华玄赞》“细绎疏意,问答释难”。
  (2)《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四卷,是对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决择释难。
  (3)《大乘入道次第》一卷,一作《入道章》,扼要地说明自宗修行次第的境行果。
  (4)《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五卷,现存二、四两卷。《东域传灯目录》云︰“智周师依天台撰之。”
  (5)《因明入正理论疏记》三卷,亦名《前记》《因明纪衡》,是对窥基所著《因明入正理论疏》文义的释难。
  (6)《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补《前记》之缺。
  (7)《因明入正理论疏钞》一卷,亦名《略记》(或云伪作),是对窥基《疏》的简略补充解释。
  (8)《成唯识论枢要记》二卷,现存上卷,亦名《成唯识论方志》或《枢要方志》。
  (9)《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现存下卷(起《了义灯》卷三末至卷六末),是对慧沼所著《成唯识论了义灯》的释难。
  (10)《成唯识论演秘(钞)》七卷,是对窥基所著《成唯识论述记》的随文释难。本书与窥基的《成唯识论枢要》和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并称唯识三疏。
  以上十种,除《大乘入道次第》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外,都是禀受师承的记述。此外,他的著作还有存目无书的三种︰即《因明入正理论纂要记》一卷、《因明入正理论断记》一卷、《瑜伽论疏》四十卷。
  智周的著述虽多从慧沼禀受而来,但也包含一部分由玄奘传来而未经前人记述的印土学说。例如︰《枢要记》中释相见影质种子的异解,又如《演秘》卷四释《述记》所引和《瑜伽》五十二说“出世间法由真如所缘缘种子生”一义有关的天竺三释。又如《枢要记》述《能断金刚般若》用杜行顗梵本的经过,都可见智周著述是另有亲闻依据的。但慈恩宗的势力,到智周已成弩末。他对于自宗的学说,只限于祖述师传,并没有显著的发展。(隆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