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曼谷(Bangkok)
泰国首都。位于湄南河三角洲,距河口巴克南(Paknam)二十五公里。曼谷为外国人所那俗称,泰语的正式名称是Krungthep,意指“天使之都”。若从行政区的划分而言,又称普拉孔(Phrankhon)县。
西元1782年,却克里(Chakri)王朝拉玛(Rama)一世将首都从吞武里迁至曼谷,在此建王宫、造寺庙、修城墙。拉玛五世时代(1868~1910),拆除一部分城壁,开始修马路、筑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人口与面积均大为增加。1971年与吞武里合并成一大都会,更加繁荣,成为今日泰国政治、文化、经济与交通的中心。又,东南亚公约组织总部(SEATO)、国际食粮农业机构(FAO)、国际民间航空机构(ICAO),及联合国的若干机构等国际性组织,皆设于此。使曼谷俨然成为一个既现代化又具国际性的大都市。
曼谷市内有三百余座佛教寺院。其中,较具代表性者有︰
(1)玉佛寺(Wat Phra Kaeo)︰1784年拉玛一世所建。为泰国第一座王宫寺院。寺内所藏的玉佛,为泰国国宝。又,寺内回廊有描绘《罗摩衍那》的壁画。
(2)大理石寺(Wat Benchamabopit)︰系以义大利大理石所建,因此有大理石寺院之称。其建筑是混合泰国式与西洋建筑而成。
(3)卧佛寺(Wat Po)︰此寺以其境内佛堂中所安置的卧佛(涅槃像)而闻名。此佛像全长五十五公尺。造于十九世纪前半。
(4)沙凯寺(Wat Sraket)︰系在称作黄金丘的人工山上耸立有佛塔的寺院。佛塔称作金山塔(Bhu Khau Tong),呈黄金色,其耸立于山丘上,就如同曼谷的灯塔。
(5)金佛寺(Wat Trimit)︰寺内有高三公尺、重五点五吨的纯金佛像,此像造于1238年。
此外,如吞武里的郑王寺,系为纪念郑昭而建。亦为泰国名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