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最后身(梵antima-deha)
指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称最后生、最后有(pascimabhāva)。小乘指在阿罗汉果位者,大乘指证佛果之菩萨身。《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云(大正9‧7c)︰“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云(大正43‧138c)︰“最后身者,谓已生欲界,即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
关于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以释迦牟尼佛于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睹史多天所住之身为一生所系。其文云(大正27‧863c)︰
“有说第四入胎是最后身菩萨,谓从睹史多天殁,下生净饭王宫时;第三入胎是一生所系菩萨,谓当从赡部洲殁,生睹史多天时;第二入胎是次此前生菩萨,谓所从殁,生赡部洲迦叶波佛法中修梵行时;第一入胎谓此前菩萨。”
另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谓于三阿僧祇中,地前初阿僧祇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为第三生。因此七地以前称为一生所系,八地以后名为最后身。其文云(大正45‧365b)︰
“自受用身七地以前名一生系,八地以后名最后身,更无生故。处莲华座名坐道场。他受用身如观音前身,名一生所系,观音之身名最后身。处七宝座名坐道场。”
此说与《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述者相同。
◎附︰〈最后心〉(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最后心,指灰身灭智欲入无余涅槃的最后刹那心。又称最后念,或末心。依《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所述,无色界的阿罗汉住最后心时,因一切色法不现行,故成就非择灭最多。其文云(大正27‧167a)︰“问︰何等阿罗汉住最后心时,成就非择灭最多。欲界耶?色界耶?无色界耶?答︰无色界阿罗汉住最后心时,成就非择灭最多。一切色法不现行故。”
《大毗婆沙论》卷十又云(大正27‧50a)︰
“问︰何故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非等无间缘耶?答︰彼心心所法若是等无间缘者,彼后应有心心所法生。若尔便无究竟解脱。(中略)复次不生法中有意识相,故最后心是意根等。不生法中无等无间相,以杂乱住故。是以最后心等不立等无间缘。”
入无余涅槃则身心都灭,其后无相续之心,故阿罗汉之最后心仅是意根等,而无等无间缘之相。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卷四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八;《俱舍论》卷五、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