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有所依
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皆有所依,故称之为有所依。《俱舍论》卷四云(大正29‧21c)︰“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此中,所依之根,指与无间灭之意根俱有之各根,如与眼识俱有的眼根即是。
《瑜伽师地论》认为心、心所的别名,有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诸名。其中,“有所依”指一类法托众所依而差别转。而依《成唯识论》卷四所言,心、心所所依者有三种,即(1)因缘依,指自种子;(2)增上缘依,指内六处;(3)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亦即四缘中,除所缘缘之外,余三缘为三依。《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云(大正43‧637c)︰“何故四缘三名所依,所缘缘体不名所依?胜者名依,势相亲近,所缘缘□,是故不立。”有为法无一非所依,但全具上述之三依者唯心、心所。故称心、心所法为“有所依”。
[参考资料]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