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有漏断
“无漏断”之对称。指以有漏道断除烦恼。有漏道是缘有漏法所起之有漏观行,指六行观。依《俱舍论》卷二十二等所载,凡夫依六行观缘下地与上地之有漏法,观下地为粗、苦、障而厌之,观上地为静、妙、离而欣之。此能断下八地七十二品之修惑,此称有漏断。例如,欲断欲界之烦恼时,依色界初禅之近分(即未至定),起欲界法为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任一行相,更起初禅法为静、妙、离等三行相之任一行相,而离欲界之惑。此有漏断之所断,唯次下地之一,不能及于上地及自地。亦即其断惑之力微弱,故不能及于上地。因是有漏法,烦恼执而随增,故不能断自地惑。又,三界最顶上的有顶天之惑,以其上没有上地,亦无上地之近分,故不能断。因此,此上下相望之观慧,在九地中,仅下八地有之。
在顿断三界九地之见惑的见道中,不得用此有漏断;而修惑中,断最后有顶地之惑时,也不得用此断。因此,是在凡夫位用此断下八地之惑,或是修道位的圣者以此与无漏断并用,断下八地之惑。然凡夫位系见、修惑并断,圣者则因见惑已断,故只断修惑。凡夫位用此有漏断断惑,是在见道之后,经声闻四果的次第,超越证果。亦即断欲界修惑第六、七、八品者,是修道之初,即住一来果;而断欲界第九品以上的,则住不还果。
此外,若依大乘所谈,有漏道不能断烦恼,唯能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