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有顶天(梵Bhavāgra,巴Bhavāgga)
指无色界第四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四云(大正27‧876b)︰“往有顶者若先得无色而退,若先不得彼欲界殁生梵众天,皆能往非想非非想处。”《俱舍论》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4c)︰“因差别者,此于静虑由有杂修无杂修故。果差别者,色究竟天及有顶天为极处故。”《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云(大正41‧361c)︰“于诸静虑无杂修者,能往有顶方般涅槃。”此因非想非非想处为三有之绝顶,故名有顶天。
然若依《法华经》卷一〈序品〉之长行记有(大正9‧2b)︰“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又重颂云(大正9‧2c)︰“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据此,则阿迦尼吒(Akaniṭṭha,即色究竟天),亦可称为有顶。然现存之梵文《法华经》中,无论长行、重颂,皆以Bhavāgra为有顶,而不是Akaniṭṭha(阿迦尼吒)。
[参考资料] 吉藏《法华义疏》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二十四;《法华经句解》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