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末伽梨拘舍梨(梵Maskarī-gośāliputra ,巴Mak-khali-gosala,藏Kun-tu rgyu-gnag lhas-kyi bu)
人名。古代印度之“六师外道”之一。又作末伽梨憍舍利、末伽黎拘舍罗、末伽利拘赊梨子、末伽梨瞿舍梨子、末塞羯利瞿赊利子、俱舍摩劫梨子。末伽梨为姓,意译为“常行”或“普行”。拘舍梨为其母之名,意译为“牛舍”或“牛□”。此人初与耆那教教祖尼乾陀若提子同修苦行。六年后,二人因生歧见而分离。师自行苦修而成为胜者(jina),并教化徒众。后殁于舍卫城。年寿不详。
末伽梨拘舍梨为无因论者、自然论者,主张一切苦乐善恶自然决定,悉无因缘。依《沙门果经》所载,其人之主张为︰
“无施无与,无祭祀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无众生,世无沙门、婆罗门、平等行者,亦无今世后世自身作证布现他人。诸言有者皆是虚妄。”
《大般涅槃经》卷十九亦云(大正12‧474c)︰
“今有大师名末伽黎拘舍离子。(中略)如是大师常为弟子说如是法,一切众生身有七分,何等为七?地、水、火、风、苦、乐、寿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如伊师迦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不舍不作犹如乳酪,各不诤讼。若苦、若乐、若善不善投之利刀,无所伤害,何以故?七分空中无妨碍故;命亦无害,何以故?无有害者及死者故。无作无受,无说无听,无有念者及以教者。常说是法,能令众生灭除一切无量重罪。”
此人之思想在孔雀王朝时代颇为盛行,后为耆那教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