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末田地(梵Madhyantika,巴Majjhantika,藏ñi-ma guṅ-po)
印度陀颇罗人。又作末田提、摩禅提、摩田提、末田底迦、末田铎迦、末田地那。意译为水中、日中、金地。关于其得名由来,依《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所载,师出家于日中之时,复受戒于水中,故时人称之为日中或水中。其文云(大正24 ‧410c)︰
“本云末田地那,末田是中,地那是日,因以为名,唤为日中。或云末田铎迦,末田是中,铎迦是水,由在水中出家,即以为名,唤为水中。旧云末田地者,但出其名,皆未详所以故。”
相传师为阿难的最后弟子,付法藏的第三祖,也是迦湿弥罗(罽宾)佛教的早期弘扬者。依《阿育王经》卷七所载,师亦为“异世五师”之一。师承传阿难之法,复传法予商那和修。据此,由摩诃迦叶至优婆□多,师资相传有五人,此称为“异世五师”。相传彼尝游化迦湿弥罗国,降伏龙王,大宣正法。并为人民说《读譬喻经》,令八万众生出家,千人得道云云。
关于其出世年代,诸说不同。依《阿育王传》卷三〈优婆□多因缘〉与《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所载,师于佛入灭后百年出世。此种说法与北方所传阿育王于佛灭百年后出世的说法如出一辙。意谓师与阿育王为同时代人。此外,《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条下所记,师出世于佛入灭后五十年。此说与前说之年代差距颇近。但未见相似的说法,以资佐证。推究其因,或因迦湿弥罗国为说一切有部之地。说一切有部之徒为欲显示自派传承之权威,乃不顾年代之是否相符,而迳以师为阿难之直传弟子所致。
[参考资料] 《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达磨多罗禅经》卷上;《付法藏因缘传》卷二;《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萨婆多部师宗相承〉;《分别功德论》卷二;《翻梵语》卷二;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多罗那他佛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