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本寂(840~901)
唐代禅僧。曹洞宗第二祖。又称耽章。泉州(福建)莆田人。俗姓黄。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咸通年间(860~873),禅风兴盛,乃谒洞山良价。往来请益,密受宗旨。后住抚州(江西)曹山(旧名荷玉山,为思慕曹溪六祖慧能,遂改名曹山)。大扬宗风,并详说洞山五位旨诀,而为丛林的楷式。法席繁兴,学徒云集。天复元年(一说三年)示寂。世寿六十二。世称曹山本寂,敕谥“元证禅师”。嗣法门人有荷玉光慧、金峰从志、鹿门处真、育王弘通、曹山慧霞等。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传世。本寂
◎附︰《曹山本寂禅师语录》(摘录)
(一)纸衣道者来参,师问︰“莫是纸衣道者否?”云︰“不敢。”师云︰“如何是纸衣下事?”道者云︰“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师云︰“如何是纸衣下用?”道者近前应诺,便立脱。师云︰“汝祇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来?”道者忽开眼问云︰“一灵真性,不借胞胎时如何?”师云︰“未是妙。”道者云︰“如何是妙?”师云︰“不借借。”道者珍重便化。师示颂云︰“觉性圆明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二)僧举陆□大夫问南泉姓什么?南泉云姓王,□云王还有眷属也无?南泉云四臣不昧,□云王居何位?南泉云玉殿苔生。问师︰“玉殿苔生意旨如何?”师云︰“不居正位。”僧云︰“八方来朝时如何?”师云︰“他不受礼。”僧云︰“何用来朝?”师云︰“违则斩。”僧云︰“违是臣分上,未审君意如何?”师云︰“枢密不得旨。”僧云︰“恁么则□理之功,全归臣相也?”师云︰“你还知君意么?”僧云︰“方外不敢论量。”师云︰“如是如是。”
(三)僧问︰“如何是无刃剑?”师云︰“非淬炼所成。”僧云︰“用者如何?”师云︰“逢者皆丧。”僧云︰“不逢者如何?”师云︰“亦须头落。”僧云︰“逢者皆丧则固是,不逢者为什么头落?”师云︰“不见道能尽一切。”僧云︰“尽后如何?”师云︰“方知有此剑。”
(四)僧问香严︰“如何是道?”香严云︰“枯木里龙吟。”僧问︰“如何是道中人?”香严云︰“髑髅里眼睛。”僧不领,乃问石霜(青原下四世,庆诸禅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云︰“犹带喜在。”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石霜云︰“犹带识在。”又不领,乃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师云︰“血脉不断。”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师云︰“干不尽。”僧云︰“未审还有得闻者么?”师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僧云︰“未审枯木里龙吟是何章句?”师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遂示偈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五)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云︰“不医。”僧云︰“为什么不医?”师云︰“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六)师一日入僧堂向火,有僧云︰“今日好寒。”师云︰“须知有不寒者。”僧云︰“谁是不寒者?”师筴火示之。僧云︰“莫道无人好。”师抛下火。僧云︰“某甲到这里却不会。”师云︰“日照寒潭明更届v
(七)僧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师云︰“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
(八)问︰“如何是常在底人?”师云︰“恰遇曹山暂出。”云︰“如何是常不在底人?”师云︰“难得。”
[参考资料] 《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二;《释氏稽古录》卷三;《禅林僧宝传》卷一;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第三册;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