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本来面目


  指人人本来不迷不悟的面目。又称本地风光、本分田地。即身心自然脱落而现前之本具心性。据《六祖坛经》载,惠能持五祖衣钵南行,惠明欲往夺取,追至大庾岭。惠能掷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惠明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告之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依禅宗所述。不论是为衣钵而狂奔的惠明、或是自觉求法的惠明,其本来面目并没有丝毫不同,仍是正体湛然。即所谓万里无云,明月皎皎。而此本来面目之呈现,是在不思善、不思恶之当下。此即永平道元所谓︰“身心自然脱落,本来面目现前。”
  [参考资料] 《正法眼藏》〈辨道话〉;《坐禅用心记》;《禅宗无门关》第二十三则;《正法眼藏》〈古镜卷〉;《十种勒问奏对集》;《槐安国语》卷一;伊藤英三《禅思想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