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本生注(巴Jātakaṭṭhakathā)


  又称为Jātakaṭṭha-vaṇṇanā(本生义释)或Jātaka-vaṇṇanā(本生释)。作者不详。本书以巴利语写成,系巴利经藏中《小部》之〈本生经〉(Jātaka)之注释。
  全书大致分为因缘故事(idāna-kathā)与注释本文。因缘故事通称为本生经佛传,乃述说释尊的因行及前半生事迹,分成远因缘(Dūre-nidāna)、不远因缘(Avidūre-nidāna)及近因缘(Santike-nidāna)三章。
  第一远因缘章。叙述四阿僧祇十万劫前,释尊的前身善慧(Sumedha)婆罗门,从燃灯佛受当来成佛之记□,发十波罗蜜行愿。其次于憍陈如(Koṇḍañña)佛乃至迦叶(Kassa-pa)佛等二十三佛之下,受成佛的记□,成满八种菩提、资粮及十波罗蜜行,受生兜率天。
  第二不远因缘章。叙述世间庄严(Loka-byūhā)天预告佛陀将出现,诸天恳请成佛。释尊托胎、降生、出家乃至菩提树下成道等事迹。
  第三近因缘章。记佛陀成道后七七日的自受法乐。梵天劝请,初转法轮,诸大弟子等归佛。归省迦毗罗城,祇园精舍的成立等事迹。
  此因缘故事在巴利文献中,为最系统化的佛传,与梵文及汉译诸佛传相较,此较缺乏修饰,可谓最朴拙的古传。全篇以长行为主,其间安插二九八颂之偈。
  其次,注释本文系就五四七种本生,一一开为现在故事(paccuppanna-vatthu)、过去故事(atīta-vatthu)、本偈、偈释(veyyā-karaṇa)、连络(samodhāna)等五分,并加以解说。“现在故事”,叙述释尊说其本生的由来,属于序分。“过去故事”,述说释尊过去世为菩萨的因行,即其本生故事。本生经之偈(“本偈”)即附入于此部份,而与“过去故事”共为主分。“偈释”,即解释本偈的语义。“连络”则连系前生与今生,即指出过去故事中的某某为释尊,某某为现在的某某等,属于结分。
  所释的五四七种本颂,在顺序内容上,均与小部经中的《本生经》相同,但其中有十六本生仅揭举题名与本文,略去本颂。又,其前出的本生偈包含于后出的本生中,例如第一一0本生偈包含于五四六本生偈中。
  依本书序偈所述,本书系法藏结集者总括佛说的故事而成。另据《圣典史》(Gandha-vaṃsa)所载,此书系由佛音将锡兰土语还译为巴利语而成。然此说仍未有定论。英国学者赖斯‧戴维斯(Rhys Davids)认为本书成于第五世纪,编者佚名。在现存梵文、巴利文及汉译等本生故事中,以本书之内容最为浩瀚,可谓集古代以来本生故事之大成。在本书所收诸故事中,与梵文及汉译内容相同者,有一六0种,其他为本书所独有。不过收于梵文及汉译而未收录于本书者,也为数不少。
  本书巴利原典之出版有︰《The Ja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 6 Vols,London,1877~96。此外有英译本︰《The Jataka,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Births》 7 Vols,Cambridge ,1895~1913;德译本︰《Jatakam,Das Buch der Erzd-hlungen aus fru|heren Existenzen Buddhas》Leipzig,1908~1921;日译本︰《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八册~第三十九册。
  [参考资料] Leon Feer《E/tude sur les Jātakas》;S. D’Oldenberg《On the Buddhist Jatakas》;M.Winternitz《Die Jatakas in ihrer Bedeutung fu|r dieGeschi chte der indischen und ausserindischen Literatur und Kunst》;H. J. Francis and F. J. Thomas《Jataka Tales》;Rhys Davids《Buddhist Birth-stories》;B. C. Sen《Studies in the Buddhist Jatakas》;B. C. Law《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W.Geiger《Pali Literatur und spr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