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李师政


  唐代山西上党(今长治)人。为济法寺法琳之弟子。曾任扶沟令、门下典仪、东宫学士等职。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太史令傅奕等人,七次上书主张废僧尼、灭佛寺,认为“三王无佛而年永,二石有僧而政虐,损化由于奉佛,益国在于废僧”,因而引起法琳、普应、萧瑀等护教人士的反对,李师政亦著《内德论》与《正邪论》(已佚)驳斥之。
  氏于所撰《内德论》中指出,佛教可为君父深求福利,能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非显地狱之苦。该论共分三篇,就中,〈空有篇〉发挥大乘空宗思想,并吸取有宗之部分观点,鼓吹万境为识造之理论。
  [参考资料]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上;《续高僧传》卷二十四;《居士传》卷十三〈李师政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