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李翱
唐代思想家。赵郡(河北省宁普县)人。生卒年不详。字习之。历任国子监博士兼国史修撰、户部尚书、山东南道节度使等职。
氏与韩愈交谊甚深,且曾从韩愈学习古文。其对佛教的态度,是一面主张排佛,但却又与禅僧来往密切,其思想亦深受禅学影响。据《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所述,氏为朗州刺史时曾谒见药山惟俨(745~828)。因此得悟而呈偈云︰“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后又谒紫玉禅翁,从而对禅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领悟。此外,据说贞元年间(785~805),氏尝问道于西堂智藏,元和(806~820)初年,问道于鹅湖大义。
其著作除代表作《复性书》之外,另有《论语集解》《五木经》《李文公集》等书。
◎附︰侯外庐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第六章第四节(摘录)
在学术思想上,李翱所受韩愈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韩愈从董晋到汴州,同时李翱自徐来汴,始相结识。此后李翱就依附韩愈,并娶韩愈从兄韩弇的女儿为妻。李翱曾为韩愈鼓吹说︰“……我友韩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非兹世之人,古之人也。其词与其意适,则孟轲既没,亦不见有过于斯者。”(《文集》卷七〈与陆□书〉)韩愈也说︰“习之可谓究极圣人之奥矣。”(《论语笔解》卷下〈子路〉第十三)从隶这样的互相标榜,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学派性︰从《论语笔解》所记他们两人的意见,则可以看出他们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见解都是一致的。
李翱的思想还受了佛学很大的影响。李翱和韩愈相似,也力主排佛,李翱在〈去佛斋〉(《文集》卷四)一文中所举排佛理由和韩愈相同,但他的学说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佛学。有人认为李翱承袭天台宗,这主要是根据他和梁肃的关系。按李翱以前的古文家,如梁肃、李华,多受天台宗的影响,梁肃更著有《天台法门议》《止观统例议》(《全唐文》卷五一七)。贞元九年九月,李翱始就州府贡举,曾“执文章一通”,谒见梁肃,深得赞赏(《文集》卷一〈感知己赋〉),这时李翱尚在少年,而梁肃在两个月后就死了,因此,李翱、梁肃间的学术上的承授关系似并不怎样深刻。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五载,李翱任朗州刺史时,有赠禅宗僧侣药山惟俨诗二首,其中有“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霄水在瓶”之句,可以证明他与禅宗更有学术上的关系。
[参考资料] 《五灯会元》卷五;《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七;《宋高僧传》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