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寺院内为集合大众而鸣打的器具之一︰又作版或钣。板多为木造,少部分为青铜制。其依形状有云板及鱼板等之别。又由于悬挂场所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方丈前称为方丈板,在众寮前称为外板,在众寮内称为内板,库司前所挂者因较其它诸堂大而称为大板,此外还有钟板、首座板、照堂板等。
  木造的板,一般长一尺一寸,宽一尺八寸,厚约二寸,上方缺两角;板面多写有“谨白大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各宜醒觉,慎勿放逸”等偈。铜制的板,因像云形而称为云板。
  关于板的击法,《敕修百丈清规》卷一〈祝厘章〉圣节条云(大正48‧1113c)︰“堂司行者覆住持两序诸寮,挂念诵牌报众,参前巡廊鸣板,集众向佛排立,住持至鸣大板三下。”又卷八〈法器章〉版条云(大正48‧1155c)︰
  “大版斋粥二时长击三通,木鱼后三下叠叠击之,谓之长版;念诵、楞严会、儆戒火烛各鸣三下;报更则随更次第击之。方丈、库司、首座寮及诸寮各有小版,开静时皆长击之;报众时各鸣二下。众寮内外各有版,外版每日大众问讯时三下,坐禅坐参时各三下,候众归堂次第鸣之,点茶汤时长击之;内版挂搭归寮时三下,茶汤行盏二下,收盏一下,退座三下,小座汤长击之。”
  (二)禅刹中设僧堂内的大众床座也称为板︰依僧堂的大小分为四板、六板、十二板等;又依其位置的不同,有前板、后板、首座板、西堂板、后堂板、立僧板、出入板等名称。
  [参考资料] (一)《禅苑清规》卷一、卷二、卷五;《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上、卷下;《入众须知》;《禅林备用清规》卷二、卷三;《永平清规》卷上;《禅林象器笺》〈呗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