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果能变(梵phala-pariṇāma)


  “因能变”的对称。略称果变。唯识家就诸法唯识所变之义,称种子(被摄藏于第八识)生出现行的八识为因能变,而其所生的八识上会现出能缘、所缘之作用的见相二分,称为果能变。变是变现之意,因能现出能缘、所缘之作用,故又称缘变。
  《成唯识论》卷二云(大正31‧7c)︰“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所谓前二种习气是指等流、异熟二种习气。由于等流能变之力能产生八识三性果,而等流习气是因缘的种子,故因果皆通于三性。又异熟能变之力会产生第七识以外其余七识的无记果,而异熟习气是增上缘的种子,故因唯善恶,果唯无记。如是,由于等流与异熟二因所生的八识及相应心所的自体分能变现见分及相分,故名果能变,此即论中所谓的现种种相。
  又,果能变之果,并非全指因所生者,而是能变现种种相的能缘之法。此方可称为果能变。此因种子亦为现行所熏之果,又能自类相生,似乎也可称为果能变。然而由于种子是识之所缘(即相分),故为果之所变而非能变。所以,论中所谓“有八识生现种种相”,只是说现行的果法称为果能变。
  [参考资料]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三;《成唯识论泉钞》卷二(中);《成唯识论同学钞》卷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