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柳宗元(773~819)
唐代河东解县(山西永济)人。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后因贬官至柳州,故别称柳柳州。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第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后又任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贞元二十一年,与刘禹锡等人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活动,并升任礼部员外郎。不久,革新失败。先被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后改贬为柳州(广西柳州)刺史,最后病逝于柳州。
柳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力提倡古文运动,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极有贡献,写出颇多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作品。尝与当时的名僧来往,自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在贞元革新失败被贬官后,更藉佛教思想以为精神上的寄托。其与佛教有关之作品皆收在《柳河东集》四十五卷中。
又,历来学者在评价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问题上,有下述三种不同看法︰(1)认为柳宗元虽主张“统合儒释”,但不影响其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性质。(2)认定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带有折衷主义色彩。(3)断言柳宗元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其哲学思想本质上是唯心主义。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一六0〈柳宗元传〉;《新唐书》卷一六八〈柳宗元传〉;《居士传》卷十九;《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