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桑耶寺(藏Bsam-yas)


  西藏最早创建之密教寺院。又称桑鸢寺、桑伊寺、三摩耶寺。位于西藏扎囊雅鲁藏布江北岸,拉萨东南方。八世纪赤松德赞(Khri-sroṅ-lde-brtsan)时期,仿照印度飞行寺的形式而兴建。印度高僧寂护(śantirakṣita)及莲华生(Padmasambhava),曾协助设计修建此寺。
  本寺建筑,系按照佛教之世界形成图说布置。中央的乌策大殿象征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南、北的尼玛(太阳)、达娃(月亮)庙象征日、月轮;大殿四角有白、青、绿、红四座舍利塔,象征四天王;围绕大殿有十二座建筑物,象征须弥山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与八小洲;而圆形的围墙,亦是世界的外围铁墙。墙头上,每一公尺左右便有一座红陶塔。此种将佛教对世界结构的想像具体化为寺院建筑的奇特形式,在藏传佛教古寺院中仅此一例,对西藏有深远的影响。又,主殿(即乌策大殿)高三层,为梵式(上层)、汉式(中层)与藏式(下层)三种艺术的融合体,因此本寺另有“三样寺”之称。
  此寺完成后,由寂护任堪布,迎请高僧讲经传法,并首次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史称“七觉士”。本寺因此成为西藏具有僧伽组织的第一座寺院。其后,来自印度及汉地的高僧与七觉士,在寺内共译显密经典,译风颇盛。王室并定“七户养僧”制度(即七户人家供养一名出家人),为佛教在藏族地区的普及、传播奠下基础。但在九世纪朗达玛王灭佛时,此寺曾一度被封。十世纪后半,佛教势力恢复,成为宁玛、萨迦两派共管的寺院。尝数度毁于火灾,许多殿宇已荡然无存,现今仅存建筑主体及遗址二十余处。
  ◎附︰索南坚赞着‧王沂暖译《西藏王统记》第八章(摘录)
  建桑耶寺
  此后,王欲建吉祥桑耶不变自成殿,与法臣桂等共议。王曰︰“不从事于难,易事亦无成”云云。又召化内诸臣民言曰︰“西藏历代之王,朕为最大。我应建一永资纪念之伟迹,其造一高等东山之水晶塔欤?造一能望舅氏支那之城堡欤?以赤铜包裹黑宝山欤?在噶居塘掘一深达九百九十肘之井欤?用金沙填满瓦隆着毛沟欤?引藏布江水入洞穴中欤?建量等升许三宝所依之神殿欤?应于此数者,致其选择焉。”众人闻王言,如黄金巨石,重压心上,相视默然,不知所答。唯诸法臣桂与香娘桑、聂达赞冬塞等,起而言曰︰“惟一主者!建一高等东山之水晶塔,毕生难就。欲建一望见支那之城堡,此亦难成。聚全藏所有之赤铜,亦不能包裹黑宝山。虽以沙石,尚难填满瓦隆着毛沟,遑论金砂。无论掘九百肘之井,即掘百肘亦难成就。引藏布江入洞穴,即使冬季可能,夏季亦绝不可能。以是请王建一王之本尊、藏民之皈依处、一切利乐之源泉之量等升许之神殿焉。”于是众人,皆同声称善。
  此后,王问曰︰“大阿阇黎,我之二亲,转生何处耶?”阿阇黎曰︰“王父生于印度,为一大班支达,于王之子孙时,(原注︰“授记指达那希拉班支达。”)前来西藏。王母生于松卡地方,为一双贫夫妇之女。其名姓盖如是也”云。如是授记。此后,王娶五后,为蔡邦萨梅刀尊、卡秦萨错杰(原注︰“此后供养与阿阇黎”)、着萨江求尊、秦萨拉毛尊四人。为报母恩,复迎娶此贫夫妇之女,即所谓抛容萨甲毛尊也。(原注︰“有云王母转生之女,得之于盆域之苏尔楚。但无论如何,其指抛容女,则所同也。”)
  于是阿阇黎为王勘地修建神殿,云“东山如王之宝座,此佳;小山如母禽之翼雏,此佳;药山如珍宝之堆积,此佳;黑宝山如王后衣白罗之衣,此佳;黑山如铁三棱杵之插地,此佳;梅亚山如骡之饮水,此佳;其中德尔塘如悬白绫之幔,最佳,其地基之好,如金盘中满盛红花,王之本尊,建造于此可也。”于是为之安桩,并加持地基。王遂鸠工兴建。中央效须弥山山王形,仅奠定大首顶地基置之。先建一阿利耶巴洛洲,其中主尊为圣观世音,右为救度母,左为具光母,再右为六字大明,左为马头金刚,主眷共五尊。上造无量光佛主眷五尊。阿阇黎更授王以马头金刚之口诀,王修其法,出马鸣三次,赡部洲三分之二咸闻之,遂统治赡部洲三分之二之国土云。
  此后于兔年开始建大首顶下殿,其中主尊为自黑宝山迎来自现牟尼宝泥所包之石像。右为慈氏、观世音、地藏、喜吉祥、三界尊胜忿怒明王。左为普贤、金刚手、文殊、除障、无垢居士、不动忿怒明王。主眷共十三尊,依西藏法建造之。
  又建中殿,其中主尊为大日如来。右为燃灯,左为慈氏,前为释迦牟尼、药王、无量光。其左右为八大菩萨近子、无垢居士、喜吉祥菩萨、忿怒尊刚与根。依支那法建造之。在秘察殿中,画十方如来等像。
  上殿,其中主尊为大日如来,于每一面,有二眷属八菩萨近子。内中佛像,有菩提萨埵金刚幢等十方佛菩萨,不动明王,金刚手,依印度法建造之。
  上面顶盖,以锦缎绣花纹,四角喜吉祥佛,有菩萨眷属围绕。
  又建中层甬道,其南龙库,满藏乐器。其西有经部续部之法库三百,满藏印藏经典。其北有宝物之库三,满藏金银铜等。
  又,外更围以大甬道,建设吉祥大日如来护恶趣坛城,坛城后,立有石碑一方。首顶三门解脱门,六梯为六波罗蜜,下殿为石中殿砖,上越量宫宝木成,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一切雕塑合密咒。如是云云。
  [参考资料] 《桑耶寺志》;《布顿佛教史》;Evans Wentz《The 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Lib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