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正性离生(梵samyaktva-nyāma,藏yaṅ-dag-par skyon-med-pa)


  见道的异名。所谓“正性”,系指无漏圣道。“离生”指断除由“分别”而生起的烦恼。一说谓“离生”,系指脱离凡夫之生。盖入见道位则得圣道涅槃的正性,远离烦恼之生,故云。《俱舍论》卷二十三云(大正29‧121b)︰“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因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发智论》卷一云(大正26‧918a)︰“如是心心所法,为等无间,舍异生性得圣性,舍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离生故名世第一法。”又《大毗婆沙论》卷三对此亦有详细说明。
  所谓“正性”,是说涅槃、圣道等其性正纯而不邪曲。“离生”者,“生”是烦恼的异名。或指善根未熟,有如诸种生物至腹中为害,能使有情轮回生死。而涅槃所证之理能离烦恼之生;无漏圣道之智能超越善根之未熟,故名正性离生。概括而言,不只是见道,即使是修道、无学道亦有正性离生之义。但因见道为其初,意义较为偏重,故成为正性离生的异名。
  真谛译的《部执异论》名此为“正定”;《十八部论》名此为“离生”。新译家一般称为正性离生,有时则称为圣性。《瑜伽论记》卷十三(上)谓,正性亦名圣性,乃针对凡夫性之称为邪性,而入见道位时则舍邪性而得正性,能灭离当受之无边生死;又说念真如之理为“正性”,而以此断见惑,离生死之本,称为“离生”。此外,《唯识论述记》卷十(本)等对此亦有所解释。
  ◎附︰演培《异部宗轮论语体释》(摘录)
  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者。正性离生,是指见道。正性有二说︰一说是无漏圣道,一说是寂静涅槃。离生的生,有说是指见惑。生命体上有见惑烦恼,就可使之堕三恶趣,受诸剧苦。如人食了生冷的饮食,长时的停滞在胸腹中,即作种种的极苦恼事,所以见惑说名为生;到了见道,以无漏慧,解决烦恼,说名离生。有说身等诸见,如兽□悷似的刚强难伏,说名为生;到见道时,以无漏慧摧毁身等诸见,说名离生。还有的说未成熟的善根叫生,善根之所以不得成熟,是由烦恼的作梗;见道生起的无漏道,能使烦恼不复为增上生过,说名离生。不论学者作怎样不同的说法,而以见道悟入诸法的谛理,名入正性离生,却是共同的。
  [参考资料] 《品类足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二、卷四;《顺正理论》卷六十一、卷六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