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正觉(梵samyak-saṃbodhi,巴sammā-sambo-dhi,藏yaṅ-dag-par-rdsogs-paḥi byaṅ-chub)(1)


  谓以正智觉悟正理。亦为佛果名。梵语三藐三菩提之译,具称无上正等正觉。又称正等觉、等正觉,或正尽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云(大正2‧85b)︰“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
  又,《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云(大正1‧777a)︰“即便持草往诣觉树,到已布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要不解坐至得漏尽,我便不解坐至得漏尽。我求无病无上安隐涅槃,便得无病无上安隐涅槃;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便得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我初觉无上正尽觉。”此将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真确觉悟缘起法,证得解脱名为正觉。
  《法华经玄赞》卷二(本)谓(大正34‧672a)︰“(一)无上觉是总也,即显菩提清净法界;(二)正觉简外道邪觉故;(三)等觉简二乘但了生空偏觉故;(四) 又正觉简菩萨,菩萨因觉未满果位,非正觉故。”又《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依五教以论正觉之别,其文云(大正35‧128a)︰
  “(一)约小乘,以生身佛于此树下,三十四心初成正觉,同诸罗汉实成非化。(二)约大乘,八相化身示现于此初成正觉。(三)约报身,十地行满无间道后果现圆明名初成正觉。(四)约法身,谓创得了因最初圆现,故曰初成,此上大乘并无初之初。(五)约十佛,谓遍一切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之中皆初初成佛,具足主伴,尽三世间,是故此即具摄前后无量劫初也。”
  即谓初成正觉,在小乘是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是八相化身的示现,在终教是十地行满的报身,在顿教是法身初成,在圆教是遍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成正觉。
  [参考资料] 《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疏》卷四;《翻译名义集》卷一;《无量寿经集解》卷四;《要法文》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