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正道
指正确的教法,或可资依循的正确实践法。即所谓的“无漏正真之道”,亦即可趣向涅槃的正直之道。乃针对邪道而言。如《长阿含经》卷十四云(大正1‧89b)︰“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径。”《解夏经》云(大正1‧861c)︰“如来善了正道,善说正道,开示正道,乃至我等乐声闻菩提者,佛为善说,令声闻等如理修行而证圣果。”又《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护戒品〉云(大正26‧108b)︰“咄哉诸众生,深堕于邪见;我应说正见,令得入正道。”
盖正道一语,广义乃针对邪道恶道,而称佛的教法,但狭义则是指正见等八正道。如《大乘义章》卷十六(大正44‧777a)︰“又复此等入圣之初翻对八邪,故说此八以为正道。余无此义故废不立。言八邪者,所谓邪思惟等。”《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云(大正46‧683a)︰“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为义,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又,天亲《往生论》云(大正26‧230c)︰“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对此,昙鸾《往生论注》卷上释云(大正40‧828c)︰“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但依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的解释︰正道是无分别智,大慈悲是无分别后智。
[参考资料] 《三论玄义》卷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往生论注记》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