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毒鼓
指涂上毒药的鼓,又作“涂毒鼓”。谓如击之则闻其音者皆死。《大般涅槃经》卷九云(大正12‧661a)︰
“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涂大鼓,于众人中击,令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瞋恚、愚痴悉皆灭尽。其中虽有无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缘力故,能灭烦恼而结自灭,犯四重禁及五无间,闻是经已,亦作无上菩提因缘,渐断烦恼,除不横死一阐提辈。”
此谓毒鼓之音能令闻者皆死。用以喻佛性涅槃经法能令闻者,不论其心思念与否,皆有灭尽烦恼的大功力。
又,智顗以毒鼓喻灭恶,天鼓喻生善,而将佛陀一代教法喻为毒鼓天鼓双击。《法华经玄义》卷六(下)云(大正33‧758b)︰
“远益者,即大通佛所十六王子助化宣扬,双击毒天二鼓。善生有浅深,惑死有奢促。始人天善,终至大树浅益也;始初心最实,终后心最实深益也。始破不善,终破尘沙;奢死也。始破无明,终亦破无明;促死也。死之奢促是毒鼓之力,善生浅深天鼓之力。”
同书卷七(上)又云(大正33‧761c)︰“近利益者,起于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即转法轮,击于毒鼓、天鼓利益众生。齐至法华已前,益亦浅深,死亦奢促。”此明佛陀一代之施化,击天鼓为令众生生善,击毒鼓为使众生惑死,其中亦各有浅深迟速之不同。
此外,毒鼓也常被比喻为常不轻菩萨所说的“皆当作佛”。出自《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此语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强毒下种,可除凡夫心地之恶”之意。我国天台宗之《法华经文句》、日本天台宗最澄之《天台依凭集》、日莲宗之《教机时国钞》《观心本尊钞》等于此义有所发挥。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八(上);《四念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