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毕钵罗窟(梵Pippalī-guhā,巴Pipphalī-guhā)


  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南的石窟。又作毕波罗延石室、宾波罗窟、宾钵罗山窟、卑钵罗石室。有关此石窟之故实及其与佛教之关系,佛典迭有记载。《高僧法显传》云(大正51‧863a)︰“搏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名宾波罗窟。佛食后常于此坐禅。”又《大唐西域记》卷九云(大正51‧921b)︰
  “山城北门西有毗布罗山,闻之土俗曰︰山西南崖阴昔有五百温泉,今者数十而已。(中略)温泉西有卑钵罗石室,世尊在昔恒居其中,后壁洞穴是阿素洛宫也。习定比丘多居此室。时出怪异龙蛇师子之形,见之者心发狂乱。”
  此石室与佛弟子大迦叶之因缘颇深。相传大迦叶曾于此窟生病,因闻佛陀说七觉支之法而病愈;《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谓大迦叶于此窟中坐禅而得知佛陀入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及《阿育王传》卷四则谓佛灭后,大迦叶与五百比丘于此石窟结集经律。
  [参考资料] 《阿育王经》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