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水天(梵Varumṇa-datta,巴Varuṇa-datta,藏Chu-lha)


  天神名。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即西方的守护神。为梵语□噜拏(Varuṇa)之译;又称缚楼那、婆楼那、缚噜拏龙王。《大日经》卷一〈具缘品〉云(大正18‧8a)︰“缚噜拏龙王罥索以为印。”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云(大正18‧35b)︰“缚噜拏罥索,而在圆坛中。汝大我应知,种子字环绕。”此天在金胎两部为始的诸种曼荼罗中,为守护西方的龙王。
  其中,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位于外金刚部院西门的北侧,其身赤色,头上有七龙头,右手当奶持轮索,左拳叉腰,面向左而坐。其左方有水天后,头上有九龙头,右手当奶执轮索,左掌叉腰,面向左而坐。其左方有水天妃眷属,头上有八龙头,右臂屈而把戟,左拳当腰持轮索,面向左而坐。又,西门的南侧另有两尊称为水天及水天眷属者,然其形像很明显地并非龙王,故古来颇多异说,或认为是七曜中的水曜星。
  在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等之外金刚部二十天中,水天为北方地下天之一,安于最下端。《贤劫十六尊轨》云(大正18‧340a)︰“水天执罥索。”为其本说。现图的形像为身浅青色,左拳安腰,右持蛇索,坐荷叶。又,成身会五解脱轮的外侧西南隅亦安此天。
  关于水天的形像,诸轨所说不一。如《摄大仪轨》卷二、《广大仪轨》卷二、《玄法寺仪轨》卷二等谓其以龟为座;《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云(大正21‧30b)︰“西方作赤色旗,旗上画水天,乘龟,右执蛇索,左手叉腰。其天头上有七龙头,状如蛇形。”《瑜伽护摩仪轨》云(大正18‧923c)︰“西方水天住于水中,乘龟,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执龙索,头冠上有五龙。四天女持妙华。”《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云(大正18‧881c)︰“以白檀木刻作其像,身高五寸,似天女形面有三眼,头着天冠身着天衣,璎珞庄严,以两手捧如意宝珠。”
  此外,以水天为本尊作请雨等修法,称为水天法,乃依《陀罗尼集经》卷十一所说水天印咒法,以及《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等所修。
  水天的起源颇古。最初,在《梨俱吠陀》中被当作司法神,相对于司宰白昼的同伴神密特拉(Mitra),是掌管黑夜的神。原住在天界,后在《阿闼婆吠陀》之中又成为水神,在《摩诃婆罗多》(mahābharata)之中则为水界之主(即龙种之王),又被认为是西方的守护神。在佛典中,水天的名字很早就出现,如《长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提到四大天神之一的水神;《杂阿含》卷三十五将其与帝释伊舍那列为人民拥护的神;《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诸天药叉护持品〉列出日天、月天、风神等以及水神;《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提到住于无热恼池的龙王;《大三摩惹经》则列出了□噜尼、稣摩、地天、水天等十天;《宿曜经》卷上认为此天是司掌二十八宿中的危宿。但这些多仅列其神名,至密教,始将其当作守护西方的龙王,画在金胎两部曼荼罗等中,充分发挥了后世印度教神话所说□噜拏神的属性。
  [参考资料] 《大云轮请雨经》卷上;《大教王经》卷十;《供养护世八天法》;《华严经疏》卷五十七;《慧苑音义》卷下;《大日经疏》卷五;《秘藏记》;《金刚界七集》;《胎藏界七集》卷下;《诸说不同记》卷十;《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四;《东曼荼罗抄》卷中;《别行》卷七;《泽钞》卷七;《秘钞》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