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汗栗驮(梵hṛd,藏sñiṅ-po)


  指心脏。又作肝栗大、干栗多、诃栗多、干栗太、干栗太、矣栗驮、干栗陀多、讫利驮耶(hṛdaya)、讫利陀耶、纥哩陀耶、纥哩娜耶、纥哩乃耶、纥哩娜野、纥利陀或纥伐耶。意译作肉团心、真实心、坚实心。
  《大日经疏》卷四云(大正39‧623a)︰“阿阇梨言︰凡人汗栗驮心状,犹如莲花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人下向。”同疏卷十二云(大正39‧705c)︰“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即将众生之心脏(即肉团心)称为汗栗驮,然密教系以观此肉团心为八叶莲花,成毗卢遮那身为其本旨,故仍须将汗栗驮释为众生之自性真实心。
  宗密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说有四种心,即纥利陀耶、缘虑心、质多耶、干栗陀耶。其中,纥利陀耶是肉团心,为身中五脏之心脏;干栗陀耶译为坚实心或真实心,为真心,亦即如来藏心。此即将纥利陀耶与干栗陀耶视为不同之语词。然纥利陀耶(hṛdaya)是以干栗陀(hṛd)加上语尾aya所成之语词,此二种语词皆由hṛ语原演变而成,为具有心或精神之义之中性名词,故以此二语词为相异而列为四种心之一,可谓谬误。
  此外,《摩诃止观》卷一(上)云(大正46‧4a)︰“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聚精要者为心也。今简非者,简积聚草木等心,专在虑知心也。”
  此中,以汗栗驮为草木心,当系误解。又以矣栗驮为积聚之心而视其异于汗栗驮者,亦属误传。
  [参考资料] 《大日经义释》卷三、卷九、卷十二;《翻译名义集》卷十六;《般若心经秘键》;《宝箧印陀罗尼经秘略释》卷上;《大日经疏演奥钞》卷二、卷九;《秘藏记私末钞》卷四;《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卷上;《大乘起信论义记要决》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