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沙啰巴(1259~1314)
元初译经僧。又作沙罗巴。河西人,或传为西域积宁人。幼依元初帝师八思巴剃染,习诸部灌顶法,从着栗赤学大、小乘。更奉帝师之命,从剌温卜受焰曼德迦(Yamāntaka)之法。善以西藏语说诸妙法,兼解诸国文字。后由第五代元帝师迦啰思巴干即哩推荐,进谒元世祖,奉敕译出中国未传之显密诸经。曾受封为“大辩广智”。
时,世祖甚忧僧风之寝蔽,特授师为“江浙等处释教都总统”,令整饰弊害最甚的江南。未几,统闽、粤,知教徒苦于官事之烦冗,乃奏请罢诸路总统,自退陕西陇山。
至大年间(1308~1311),再度奉召至燕京,拜为光禄大夫大司徒,为皇太子(仁宗)说法,设馆于庆寿寺。所译经典亦皆奉敕刊行。延祐元年(1314)十月得疾,面佛端坐而逝,年五十六。帝悼之,赐葬,遗骨送归故里。门人为其建塔,作〈寿安山云麓洪公铭〉。
师一生所译佛典颇多,现存有︰《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二卷,《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佛顶大白伞陀罗尼经》《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各一卷,以及八思巴所撰《彰所知论》二卷。
[参考资料] 《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目录》卷四;《大明高僧传》卷一;《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一;《补续高僧传》卷一;《蒙藏佛教史》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