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沙摩吠陀(梵Sāma-veda)


  古代印度的宗教文献。四吠陀之一。又译娑摩吠陀、娑磨毗陀、娑摩薛陀、三摩吠陀。全书所载,系苏摩(Soma)祭时,祭师所唱的歌词及旋律。如同其他吠陀,此亦分成歌颂(Saṃhitā,即本集)与作法(Brāhmaṇa,即梵书)二部分。即集录各种旋律所谱成之诗颂而成的歌词集,称为《Purvārcika》,其旋律收在《Grāmegeyagāna》(村落所唱的歌曲)。其次是苏摩祭时的歌词集,此称《Uttārarcika》,相对于此的歌曲集称为《ūhagāna》。此外,属于神秘性部分的,不在村落中学习,而特别在森林中传授,其歌词收在《森林本集》(āraṇyakasaṃhitā)中,其旋律则收录于《ūraṇyegeyagāṇa》(森林中所唱的歌曲),称为《秘曲集》(ūhyagāna)。
  此文献的歌词,大多采录自《梨俱吠陀》,在文学上及思想上的价值不高,但却是研究古代印度音乐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