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法性宗


  华严宗五祖宗密所判大乘三宗之一。此宗认为,一切众生的心并非由断惑始得清净,而是本来清净的,故众生之心即为法性。宗密《圆觉经略疏》卷上云(大正39‧525c)︰“大乘教总有三宗,谓法相、破相、(中略)法性。”法相宗,即以五位百法等义建立法相的唯识宗;破相宗,即以四句百非破一切法相的三论宗。就华严五教判而言,前者相当于相始教,后者相当于空始教。相对于此,法性宗则相当于终、顿、圆等三大乘,也包括华严、天台二宗。
  宗密在该疏中又比较法性宗与法相、破相二宗之优劣,而主张法性宗优于法相、破相二宗。
  (1)与法相宗的比较,有︰三乘对一乘;五性对一性;唯心之妄对真;真如凝然对随缘;三性空有之离对即;未成佛众生对众生与佛不增不减;二谛空有之离对即;有为四相之前后对同时;能与所、断与证之离对即;佛身之有为对无为等十条。
  (2)与破相宗相比,有︰无性对本性;了无性之真智对真实一心之真知;二谛对三谛;三性之空对有;佛德之空对有等五条。
  宗密另于《禅源诸诠集》中,将教三分为密意依性说相教、密意破相显性教、显示真心即性教。就内容言之,此三教与法相、破相、法性三宗一致,与法性宗相应的是显示真心即性教,包括《华严经》等四十余部、《宝性论》等十五部。
  此外,永明延寿《宗镜录》卷五云(大正48‧440b)︰“大乘经教统唯三宗,(一)法相宗,(二)破相宗,(三)法性宗。”其分类也与宗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