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法螺(梵dharma-śaṅkha,藏chos-kyi-duṅ)
(一)譬喻语。用以譬喻佛说法之盛仪。如《无量寿经》卷上以“扣法鼓,吹法螺”比喻佛说法之庄严。
(二)佛事中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在卷贝的尾端附笛制成,状似喇叭。依《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乌场国有早晚吹法螺以礼佛的习俗。《广清凉传》卷上记载,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启建法会时,即以法螺、箜篌、琵琶齐奏。
(三)密教之中,法螺系千手观音持物之一,且是灌顶所须之法器。如《注进醍醐寺三宝院并遍智院道具绘样等三昧耶戒道具事》载,灌顶所用的法螺为白色,长须五寸二分。
(四)日本修验道于山峰经行法会时的重要法器。按法螺原系修验道于山峰经行时,为驱逐猛兽而携带之重要用具,后亦作为徒众进退之依据。
(五)俗称夸大倨傲、卖弄辞语者为“吹法螺”。
[参考资料] 《法华经》卷一〈序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大日经》卷四〈密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