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法隆寺


  日本圣德宗大本山。位于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又名法隆学问寺、斑鸠寺。南都七大寺之一。是日本佛教史上重要的大寺院,也是建筑、美术方面的文化财宝库,被列为国宝级的有一三0件,被列为重要文化财的有一八七0件。供奉之本尊为释迦三尊像。
  本寺草创于推古天皇十五年(607),系推古天皇继用明天皇之遗愿,与圣德太子共同完成开基;原供奉药师如来。但此事未见记载于正史。根据《日本书纪》及《七大寺年表》所载,天智天皇九年(670)本寺曾发生火警,因此,明治以后曾有本寺是否为重建物之论争。昭和十四年(1939),石田茂作在本寺西院伽蓝东南方的若草伽蓝遗迹进行调查。目前学界认为此遗迹乃法隆寺之原址,而今本寺之西院伽蓝则是灾后再予重建的。
  总而言之,本寺原是圣德太子一族的氏寺,其后于和铜四年(711)完成五重塔的塔本塑像、中门的力士像。当时属律、三论、唯识、别三论等四宗兼学寺,迨及中世则属法相宗。历代均有修建伽蓝事宜,近代亦于昭和年间进行大修葺。昭和二十七年(1952)改为圣德宗,以圣德太子的教学为宗旨。
  本寺寺境约十三万平方公尺,分西、东两院。两院伽蓝由南大门(室町样式,重要文化财)、中门、回廊、五重塔(飞鸟样式)、金堂(飞鸟样式)、讲堂(平安样式)、西圆堂(镰仓样式)、圣灵院(镰仓样式)、食堂(天平样式)等处所构成。其中除南天门外均被列为国宝。此外如安置在金堂中为飞鸟时代所造的释迦三尊像(现在的本尊,乃圣德太子所供养,止利所造)、药师如来像(创建时的本尊)、四天王像也都属于国宝。其他堂宇中也供奉许多分别为白凤、奈良、平安、镰仓等各时代的造像。
  东院伽蓝又称上宫王院,由八角圆堂的梦殿(国宝)、传法堂(国宝)、舍利殿(重要文化财)钟楼(国宝)等组成。梦殿系天平十一年(739),行信在圣德太子的斑鸠宫址所建,殿中供奉之本尊为止利所造的救世观音,像高约二公尺,为楠木雕的涂金立像,相貌近似圣德太子,也被列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