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海会寺


  (一)位于山西阳城县东十五公里的大桥村︰创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初名郭谷院,后因寺内泉名龙泉,改称龙泉禅院。金代重建,改称今名。全寺背依樊山,面临大川,计有佛殿、经堂六十余间。又,寺内有琉璃双塔东、西对峙。东塔建于唐代,八角十级,高二十公尺。西塔建于明代,八角十三层,高五十公尺。
  (二)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北十五公里的白云山麓︰始建于唐。自唐宋以后,本寺香火鼎盛,宋代著名高僧靖演尝于此弘法。寺原有上、中、下三殿,现存上、下二殿。下殿有四根两人合抱的高大圆柱,柱上雕有各式图案、花纹。
  (三)位于浙江杭县︰系吴越王所创。旧称石佛智寺,又称大乘石佛寺。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中,改称积善海会寺。后经数十年,曹洞宗风大衰,仅依云居道膺之法裔保其命脉。其后,投子义青参谒浮山法远,并承其衣钵,于熙宁六年(1073)入本寺,大扬禅风。
  (四)庐山五大丛林之一︰位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南麓,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代重修。现存殿宇宏敞。寺中收藏不少重要文物。著名者有元代书法家赵子昂所写之《妙法莲华经》、心月手镌五百罗汉图拓本,及普超以血书写而成之《华严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