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涅槃宗(1)
中国十三宗之一。即钻研、弘传大乘《涅槃经》义的学派。《涅槃经》的研究,主要盛行于六朝时代的江南,以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共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六卷,及道生著《泥洹义疏》提倡阐提成佛说为先驱。
永初二年(421),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本),并极力弘传。后慧严与慧观、谢灵运将此四十卷本《涅槃经》,与六卷本《泥泹经》对校,再治成《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南本)。其后,南方对《涅槃经》的研究盛极一时。研究此经之涅槃师辈出。彼等认为此经为佛一代说法之极致,而对《涅槃经》的研究,也蔚成六朝佛学之主流。
及至隋代,智顗创立天台宗,并以《涅槃经》为《法华经》之辅助思想。智的弟子灌顶与唐‧湛然对《涅槃》的教义,更多所吸收。于是《涅槃经》之学乃融入天台宗之中,终使涅槃宗渐告衰颓。
陈、隋间,《涅槃经》传入朝鲜。新罗‧武烈王时代(654~660),普德于景福寺开宗。其后有元晓、义湘、憬兴、义寂等注释《涅槃经》,宗势渐盛。又,普德之弟子等,建涅槃宗的八大伽蓝(金铜寺、开原寺、珍丘寺、大乘寺、大原寺、维摩寺、中台寺、燕国寺),宣扬宗风。但此宗派传至李朝时代,即告衰竭。
[参考资料] 《婆薮槃豆法师传》;《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出三藏记集》卷八;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十七、二十章;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蒋维乔《中国佛教史》第三章;布施浩岳《涅槃宗の研究》;境野黄洋《支那佛教史讲话》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