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清浚(1328~1392)
元末明初僧。字天渊,别号随庵。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人(今浙江省黄岩县)。俗姓李。系一杰出之地图学者。明‧文琇撰《增集续传灯录》卷五载(卍续142‧864下)︰“师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此后随侍妙明坐1究行参,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皆深究义趣,了然于心。中年之后,返回四明,后挂锡东湖青山。
西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怏。清浚应当地郡守之邀,住持万寿寺。1371年,明成祖在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为其一。1364年,清浚受命为僧录司左觉义,1368年又任灵谷寺住持,明太祖尝亲制《山居诗十二首赐灵谷寺左觉义清浚》。1392年清浚入寂,享年六十五。
清浚擅于绘制地图,所绘《混一疆地图》,备受各国学者赞叹。德国学者福克斯、英国学者李约瑟均以为该图是元代地图的代表作,远超过同时代之欧洲和阿拉伯的世界地图。据明‧叶盛撰《水东日记》中所载的清浚《广舆疆理图》,可推清浚是采用类似墨卡托投影及建立直角座标网的绘图理论和技术。清浚是欧洲制图学传入之前,中国历史上少数能以直角座标体系绘制地图的地图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