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澡豆


  比丘十八物之一。又称豆屑。系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五分律》卷二十六云(大正22‧171b)︰“有诸比丘浴时,出外以背揩壁树木,还入水灌伤破其身。佛言︰不应尔。听用蒲桃皮、摩楼皮、澡豆等诸去垢物。”《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云(大正24‧246b)︰“诸苾刍以汤洗时,皮肤无色,佛言︰以膏油摩。彼便多涂腻污衣服。佛言︰以澡豆揩之。”
  依《十诵律》卷三十八所载,澡豆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另据同书卷三十九云(大正23‧282a)︰“佛在舍卫国,有人施比丘尼僧木桶。诸比丘尼不受,不知何所用,是事白佛。佛言︰应取用盛澡豆。”可知澡豆当贮放于木桶中。此外,据《大威仪请问》载,若不以澡豆净手而执经卷、香炉等物,死后将堕于不净地狱。又,后世或有视澡豆为小型水桶者,此乃系误将澡豆与称为“豆”之祭具混淆之故。
  [参考资料]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食罢去秽〉条、卷三〈师资之道〉条;《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