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灰炭塔


  指佛荼毗后之骨灰之塔。又译灰炭窣堵波,略称炭塔。《长阿含经》卷四曾叙及将佛舍利八分之事,其文云(大正1‧30a)︰“时有毕钵村人白众人言,乞地燋炭起塔供养,皆言与之。(中略)毕钵村人持地燋炭归,起塔庙。当于尔时,如来舍利起于八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生时发塔。”然而另一异传谓有炭塔、灰塔二种。《般泥洹经》卷下云(大正1‧190b)︰“又有梵志,名温违,白众人言,窃慕善意,乞地洹炭,归起塔庙。皆言与之。后有衡国异道士,求得地灰,于时八国得佛八分舍利,各还起塔,皆甚严好。梵志毛蹶、种邑道人大温违还俾贲邑,衡国道士得地灰,归皆起塔庙。舍利八分有八塔,第九罂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
  法显与玄奘也都曾提及灰炭塔。《法显传》云(大正51‧861c)︰“从此东行四由延到炭塔,亦有僧伽蓝,复东行十二由延到拘夷那竭城。”玄奘《西域记》卷六云(大正51‧903a)︰“太子剃发窣堵波东南旷野中,行百八九十里,至尼拘卢陀林,有窣堵波高三十余尺。昔如来寂灭,舍利已分。诸婆罗门无所得获。于涅叠般那(唐言焚烧。旧云阇维,讹也)地,收余灰炭,持至本国,建此灵基,而修供养。自兹已降,奇迹相仍。疾病之人,祈请多愈。灰炭窣堵波侧,故伽蓝中,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所。”
  关于炭塔所在地之名称,除汉译佛典外,南方佛典以为应称毕钵罗树林(pippali-vana),西藏佛典则认为应称尼拘律树林(nyagradha-vana)。至于炭塔的位置,康宁罕说它的地点应在沙汉克特(Sahankot),亦即被推定为拘尸城旧地的卡夏西南三十五哩处。然而此一说法的里程、方向都不得当。如果卡夏的推定无误,则这炭塔的位置应在卡夏与迦毗罗卫城遗址二地的中间或附近。
  [参考资料] 《玄应音义》卷七;《大唐西域记》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一;《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十诵律》卷五十六;《佛所行赞》卷五;《阿育王传》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一;《高僧法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