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灵裕(518~608)
隋代僧。定州(河北省)钜鹿曲阳人,俗姓赵。十八岁(一说十五岁),从赵郡应觉寺明、宝二禅师出家。二十岁(一说二十一岁),前往邺都,从道嚫习地论学。三年后,返回定州受具足戒。又依昙隐学律;随安、游、荣三师学《杂心》;从嵩、林二师学《成实》。此后,致力于著述。
师通达《华严》《涅槃》等大小乘经典,声名远播,世人尊之为“裕菩萨”。
北周武帝废佛(575)之际,师率众居于聚落,昼读俗书,夜谈佛理。及隋定天下,佛教再兴,遂行化于燕、赵等地,住洛州灵通寺、相州大慈寺、长安兴善寺诸刹,又固辞文帝授职国统之请。晚年,隐居相州演空寺(今之净明寺),大业元年示寂,世寿八十八。
师识见高迈,志节刚正,坚持律制。服章粗弊,不着绫绮。嚫施悉充堂宇之营造,未尝贮存一物。著述甚丰,有疏论、杂文、经序等五十余种,另有诗评、杂集等五十余卷。
[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九;《华严经传记》卷二;常盘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