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炽盛光佛顶(梵Prajvaloṣṇiṣaḥ)


  又称炽盛光如来、摄一切佛顶轮王。依密教相传,此尊系释尊为教化众生所现的忿怒相。由于自身上毛孔发出炽盛之光明,故有此名。
  此尊在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中系最胜佛顶,有谓其与光聚佛顶同尊,实则此尊应是金轮佛顶。相传释尊在须弥山顶成道,折伏诸天,而称金轮佛顶;由于放出无数光明,故云炽盛光。
  以此尊为本尊,在天灾地变时修法以除灾招福,此法即为炽盛光法。在日本,此法为山门四个大法之一。
  关于此尊之形像,《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云(大正19‧343a)︰“炽盛光佛顶,身诸毛孔放大光明。”又云(大正19‧343b)︰“炽盛佛相仪,毛孔飞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释迦。”《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亦叙述尔时世尊身现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手持八辐金轮,处七师子座,身放无量百千光明。顶旋伞盖,上出现一俱胝佛身,放大光明,悉旋转坐伞盖中。世尊以印又作八辐金轮,八方八色轮中现八种花座。持本标帜,各以八殑哦沙俱胝佛身围绕,各放无量杂宝光焰,还于伞盖顶上现一俱胝佛,放大光明,一一旋转。
  ◎附︰〈炽盛光法〉(编译组)
  在密教修法中,以炽盛光佛顶为本尊而修的秘法,即为炽盛光法。此法之主要效用是除灾。凡属灾疫流行、鬼神暴乱、异国兵贼入侵,或是世人遭受厄难、王难、贼难,或为怨家陵逼、恶病缠绵等,皆可修此法以祛除之。不空译《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云(大正19‧337c)︰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侯、慧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退或进,作诸障难者,但于清净处,置立道场,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饰坛场,至心受持读诵,一切灾难皆悉消灭,不能为害。”
  此法始修于唐代。系于青龙寺敕置本命灌顶道场所修。其后,在宋、元之间,此法亦行于世。宋代慈云遵式撰有《炽盛光道场念诵仪》一卷,元代性澄之〈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序〉曾言及此法之灵验。
  此外,以炽盛光佛顶为主尊所绘制而成的曼荼罗,谓之炽盛光曼荼罗。其绘制方法,具载在《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大正》{19}),及《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大正》{19})书中。
  [参考资料]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北斗七星护摩法》;《行林》卷九;《觉禅钞》〈炽盛光法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