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燃灯会
于佛塔、佛像及经卷等之前燃灯的法会。又作然灯。据经典所载,燃灯有大功德,系对佛菩萨之一种供养。后渐演变成为法会。《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述燃灯之法云(大正22‧512c)︰
“然灯时,当先然照舍利及形像前灯,礼拜已,当出灭之。次然厕屋中,若坐禅时至者,应然禅坊中,应唱言︰诸大德!咒愿灯随喜。”
此当系燃灯供养的先驱。又,《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等大乘经典中,述及燃灯之处甚多。
关于燃灯于何时成为例行之事,仍无法确定。据东晋‧法显《佛国记》〈拘萨罗国舍卫城〉条所述(大正51‧858b)︰“诸国王臣民竞兴供养,散华、然灯相继不绝。”以及〈摩竭提国的巴莲弗邑〉、〈竺刹尸罗国〉、〈摩头罗国〉等处所记燃灯不绝的供养行事,可知当时印度已在各种法会中行燃灯仪式。然而,将燃灯不仅视为供养仪轨中之一环节,且以之为主题而单独成为法会者,则始自我国。《大宋僧史略》卷下云(大正54‧254b)︰
“案,汉法本内传云︰佛教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十二月三十日是此方正月十五日,谓之大神变月,汉明敕令烧灯,表佛法大明也。一云︰此由汉武祭五时神祠,通夜设燎,盖取周礼司爟氏烧燎照祭祀,后率为故事矣!然则本乎司爟举火供祭祀职,至东汉用之表佛法大明也。”
按,历朝之举行燃灯会,原无定时。至唐代,始定于元月十五日,而沿为定例。
在日本,有千灯会、万灯会之称,为寺院法会之一,作为灯明供养。其中,东大寺的万灯会,与华严会、万花会、大般若会并称为四大会,相当有名。
在朝鲜,燃灯会系高丽朝所盛行的春季年中行事,而且是国家的重要仪式。此会与八关会并为高丽太祖所重视。其中,燃灯会系与民间春季之预祝节、播种节混合而成的春季节日。